5月31日,大连理工大学建设工程学部“致远·名家”讲堂第23期在第一教学馆309举行。本次讲堂由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原副所长穆兴民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赵西宁教授主讲。建设工程学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郭景晨老师出席了本次讲堂。
穆兴民教授以《数据累积曲线:方法与应用》为题作报告。

讲堂伊始,穆老师引用诸葛亮《诫子书》中的 “非宁静无以致远”,高度评价“致远”一词,并呼吁同学们:做学问应怀揣远大的理想,并脚踏实地地追寻,方能致远。

“喜学、善思、勤学”,穆老师总结学习与思考的关系,并引用爱因斯坦的一句话来告诫同学们要勤于思考:“如果给我60分钟来解决一个问题,我会用55分钟思考这个问题到底是什么,然后再用5分钟就足以解决问题了”。穆老师还以新冠肺炎疫情演变案例和黄河输沙预测案例生动地解释了数据累积的处理方法。
赵西宁教授以《黄土高原雨水资源化与多维调控》为题作报告。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的重点区域。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是该地区面临的一对难以调和的瓶颈性难题。

为满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赵西宁老师团队聚焦雨水资源化研究方向,通过建立雨水资源挖潜利用技术体系和考虑植被动态变化的陆气双向耦合模型,以实现黄土高原适水发展保土固碳的目标。实践证明,生态和经济可以实现协同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讲堂期间,两位专家还热情回答了到会同学们的提问,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讲堂临近结束的时候,建设工程学部党委副书记、副部长郭景晨老师为穆兴民老师和赵西宁老师颁发了大连理工大学纪念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