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学术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学术研究 >> 正文

学院岩土工程课题组参加基金委共享航次—珠江口-南海西部综合考察

2025-10-10  点击:[]

8月10日-9月5日期间,建设工程学院岩土工程课题组研究生吕嘉林(导师:任玉宾副教授)和研究生金正涛(导师:王胤教授)参加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珠江口-南海西部综合科学考察航次(航次编号:NORC2025-07),我校科考团队联合南海所、浙江大学、中国海洋大学、香港大学等其他团队,顺利完成了相关土样采集工作,实现了预期目标。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实验6”号科考船

进行本航次任务的“实验6”号海洋综合科考船是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属的新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该船总长90.6米,型宽17.0米,最大航速16.5节,续航力12000海里,主要负责印度洋以及我国南海海域的科学考察任务,能够进行海床土样采集、深海CTD下放、多波束海底地形地貌测绘等科学考察试验,是一艘6000吨级现代化综合科考船,装备先进,具备全球远洋调查能力,内设多个海洋实验室,是中国深远海科学研究的重要平台。

我校科考团队顺利完成本次2025年夏季航次的科考任务,采用重力式活塞取样器对3个测量点位采样,共获得总长11.2m,直径0.11m的圆柱形海洋土样本,共计约150kg;采用重力柱和箱式取样器对9个测量点位采样,获得插管样品和散装箱式样约150kg;收集各取样点多波探测和浅地层剖面探测的测量结果。后续将开展物理特性、矿物组成、化学成分和力学、声学特性等系统研究。

大连理工大学科学考察团队(左:金正涛;右:吕嘉林)

航次箱式取样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计划的持续支持下,岩土工程研究所自2015年起,已连续十余年系统开展南海现场工程地质考察工作。各航次累计获取了大量珍贵的海洋土样品及高精度海底地形地貌数据,这些第一手科考成果为后续深入探究我国南海地质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次南海科学考察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校在海洋岩土工程领域的研究日益成熟,也反映出海岸与海洋工程全国重点实验室的持续发展与壮大。系列科考航次的顺利实施,不仅推动了我校在海洋科学与工程前沿的探索步伐,也为我国海上风电建设、油气资源开发、岛礁填筑以及海底管缆铺设等重大工程的规划、设计与施工,提供了关键的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上一条:学院教师在 Nature Sustainability上发表文章——优化可再生能源转型策略以保障河流输沙完整性 下一条:第四届国际水利与环境工程学会青年分会(IAHR-YPN) 博士生论坛在我院成功举办

关闭